房市春燕來了嗎,市調顯示,央行雖鬆綁,多數民眾今年仍無意購屋,有意購屋者出價也多低於實價,出價實價打九折最多,其次打八折,打算出七折以下「芭樂價」的民眾,占比也達1成5。
湯姓婦人1年多前以一千多萬元買屋,銀行發現是二度購屋投資,拒絕核貸八成,但因房地產景氣反轉,湯女後來不願貸款但又湊不出款項,被建商沒收定金,她打官司訴請酌減,法官認定是湯女違約,判賠違約金141萬元。
房地產逐漸轉為買方市場,不少專家都建議,最近就是入場的好時機,不過購屋者到底該怎麼殺價呢?就有專家提供,看屋的「小地方」殺價術,例如建材、景觀跟建築師知名度,單坪價差可以達2-5萬元,甚至看完建案之後,可以刻意留電話給銷售人員,如果電話一直打來,就代表買氣不佳,甚至可以直接從開價的七折殺起。
詹姓婦人花了630萬元,買新北市一間公寓的5樓含頂樓加蓋,入住後,半夜常遭「鬼壓床」,還在陽台看見外套罩頭的鬼影,全家嚇得皮皮剉。
凶宅氣炸憤而提告
她要轉手出售,才發現住處在11年前發生墜樓命案,氣得要前屋主減少150萬元價金;但新北地院認定,墜樓並非發生在前任屋主持有產權期間,判詹婦敗訴。
民眾常買屋後才發現住家附近有殯儀館等嫌惡設施,或位斷層帶等,引起不少交易糾紛,為讓買賣屋況、產權、周邊設施等更加透明,內政部擬修正不動產說明書,針對成屋、預售屋、土地等買賣增列如周邊是否有嫌惡設施或有無增建違建等應記載事項,草案預計最快年底通過。
根據永慶房屋近期民調調查顯示(表一),全台七大都會區中,2013年民眾購屋需求以三房產品比重最高,其中台中、台南、高雄民眾票選三房比重更高達六成以上,台北、新北、桃園民眾票選三房產品比重也都高達五成以上。永慶房產集團研究發展中心經理黃舒衛表示,從調查數據排名來看,除了排名第一的三房產品之外,大台北地區兩房排名居次,而桃園、新竹、台中、台南、高雄等其他都會區,排名第二的都是以四房產品為主,顯示大台北地區房價高,民眾購屋預算有限,因此購屋需求多以兩至三房產品為主。而桃園以南地區,房價相對大台北地區較低,相同的購屋預算,通常可以買到較大坪數的產品,因此,桃園以南購屋需求以三至四房產品為主,顯示南北購屋需求出現分歧。
自從買下三重捷運站旁的預售屋之後,李先生覺得生活上開始起了轉變,開始很注意房地產政策的新聞,會很積極地想了解,新政策之下,未來對他的房價會不會有影響。第一次買房子的首購族,面對金額如此龐大的交易,內心情緒勢必是十分緊張不安的。每個環節都是重要關鍵,購屋的各個關卡究竟該注意甚麼事,才能安安穩穩地完成購屋大事?本文將為您細說分明。
屋齡新的大樓多有物業管理及多樣化休閒設施,吸引民眾購買,但入住後要能享受到這些好處,往往須建立在社區管委會運作良好的前提。民眾購屋時,可事先觀察所欲購買社區的管委會是否確實運作,以免重金買屋後,財務、維修問題糾纏不清徒生事端。
台灣房市已走了十年的大多頭,全台各主要都會區的房價不斷攀升,除了讓許多首購族大喊吃不消之外,也讓一般民眾深感無力,房價高漲更成為民怨之首。
對很多人來說,為了要揮別無殼蝸牛的惡夢,想要成為「有屋」階級,至少都要10幾年不吃不喝才能達到目標,成為有殼一族,所以看房子更顯重要,住商不動產淡水中山加盟店經理盧進和建議,不論是首購族,還是看屋老手,都不要忘記「屋內」必看的內部魔鬼細節。
房市氣氛差,賣方心態軟,不少自住客趁亂進場撿便宜。房仲業表示,市場上確實有很多物件降價出售,但也有不少爛房子「混水摸魚」,想趁此時出清,業者提醒民眾小心,別掉進便宜屋陷阱。
謝姓男子委託林姓好友投資房屋,林男卻成為「雙面仲介」,先和屋主談好售價,再跟謝報高房價,以「買空賣空」方式賺差價。新北地檢署將林男依詐欺取財罪嫌起訴。
瑕疵房屋人人避之唯恐不及,根據內政部不動產交易服務網最新1季的統計顯示,「房屋漏水」是最常見的屋況瑕疵,其它如室內坪數短少、房屋鄰損也時有所聞,買屋前應再三檢視屋況。
你曾被「美美的房屋廣告」所吸引嗎?很多民眾一到現場才驚覺,「廣告」騙很大!實景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廣告中的30坪,其實包括公設停車位,實際只有23坪,5月1日新版「成屋買賣契約法」上路,廣告嚴禁模稜兩可的「受益坪數」,建商若再灌水,小心挨罰150萬!
許多人都把綠地旁的房子,列為絕佳購屋地點,但住在綠地旁的副作用是飽受小黑蚊肆虐,家住台中的Molly,自從搬進新家後,每天上演打蚊子大戰,全家人身上都是紅豆冰,慘不忍睹。
許多民眾一定在想,如果付了斡旋金、定金,卻反悔不想買屋,價金可以退回嗎?其實有很重要的關鍵,就是「斡旋金轉為定金」,就視同合約成立,民眾難以要回,但是若是賣方尚未同意出售房屋,買方卻不想買了,所謂「斡旋金」可以全數退回。